第(2/3)页 “028,执行环绕飞行,注意记录仪尽量对准目标,你自己也要密切观察,及时回报,保持1公里距离,不要过于接近。等候进一步指示。”作战指挥参谋按照既定计划下达指令后,将目光投向司令。 政委看司令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回头看着画面上的方块,面色越来越凝重,组织大家商量起来:“各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非常不好理解的东西。我们不知道它有没有危险,有没有意识,有没有目的,是否会对我们的举动做出反应。”政委稍微停顿了一下,环视一圈,看大家都在思考起来,接着又说道:“但是我记得一句话,最坏的决策就是不作决策。所以我希望大家群策群力,看看我们在当前的情况下,是不是能做点什么。”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很快又低沉下来。仅仅是从大家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互相传递的无非就是“没见过”、“没头绪”这样的信息。 “司令、政委,我有个想法。”张卫站了起来,见司令抬手对着他往下按了两下,缓缓坐下去,接着说:“这个东西的存在,有两种主要可能,一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物理法则已经改变,某种跟我们当前所理解所熟悉的自然规律有很大不同的规则在起作用了。二是有一个科技领先我们很多的智慧出现在地球上了。”说到这里,大校环顾左右,看看大家的想法。在最要求严谨的军队里说这种天马行空的话,在平时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投影幕布上的画面,使得大家不得不艰难地跟上大校的发言。 “如果是前者,我们需要积极调查研究,哪怕付出伤亡代价,有时候早一步了解信息就会给局面带来本质的变化,居于领先一步的优势。如果是后者,我们同样应该有所作为,以建立沟通,了解对方,展示自身,争取影响对方。”大校补充道。 “有道理。但是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政委循循善诱地问道。 “我们利用战斗机开展第一步的观察,为的是争取时间。现在又派遣更加方便观察和接触的直升机,将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接触机会。”大校继续分析:“在水面舰艇和直升机达到之前,我们能运用的只有这两架战斗机,所能采用的方式有限,无非武器系统和机体的直接接触,就是尝试降落或迫降在方块上。我不建议使用武器或直接降落作为第一次接触,但是我们可以考虑灯光系统。是否可以让战机对着方块照射灯光?” 会议室里的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觉得灯光照射应该是可行的,可能比较容易引起注意而又不至于激怒对方。接着又讨论起照射的方式,最终认为数字应该是最好理解的方式,使用灯光闪烁19这些数字,可以传递我们文明的一些特征。讨论告一段落后,大家把目光投向司令。司令平静而坚定地说:“对的,不做决策可能是最坏的决策。我同意大家的意见,使用灯光。” 刘遥在战斗机接近之后就决定启动渔船发动机,大概潜意识里是觉得方块肯定会更加注意战斗机,自己这条船偷偷溜过去的概率比较大,这会儿正在越来越靠近方块的返航航线上看着战斗机做环绕飞行。应该是为了增加观察细节,两机编队不再像焊接在一起一样保持固定的相对位置,此时一架飞机继续在方块四周做环绕飞行,而另一架则缩小了转弯半径并爬升起来,从方块的顶部飞过,继续朝高空飞去。与此同时,返航的渔船还在不断缩小与方块的距离。现在去看方块,它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带来巨大的压迫感。刘遥一家站在正对方块的右舷,忧心忡忡地看着这安静有越来越大的方块,估计着是不是已经到达距离最近的位置。好在方块已经在船身的2点钟方向,只要到了正对右舷的3点钟方向,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突然,两架战斗机都以陡峭的角度朝着斜上方飞起,飞行中恢复编队。两架飞机很快就飞到相当高的位置,看上去只有麻雀大然后以一个明显的机动动作,将机头对准方块,开始俯冲下来。 “这是要动手吗这帮瓜娃子?”刘遥狐疑地嘟囔一句,看看在整理行李的妻子,说:“别管行李了,咱们还是抓紧找找救生衣之类东西。”他摆摆手制止了妻子就要开口的埋怨,接着说:“我知道这种渔船上不会有正规的救生衣,咱们找点替代品。” 船老大幽怨地看了刘遥夫妻一眼,转身进了船舱,拎出一串崭新的橙色救生衣,显然从来没有用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