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坩埚钢-《续南明》
第(2/3)页
此时私兵泛滥,各地乡勇层出不穷,各地官府又哪管得过来了?
知州苏成性等人猜测杨河要走状元公沈坤的道路,练强兵保境安民,或许会有后患,但他早致仕了,几年后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苏成性来说,反正他咬死七百个“佥练”乡兵名额,府城可能也会咬死给杨河一千个兵额。一千七百个“佥练”乡兵,多出来也是杨河自己养,跟他无关了。
目前局面,州城这边已经太平,苏知州安安稳稳等着退休就是。
七月中的时候,州衙方面给了杨河五千两的银子,这是七百佥练乡兵半年的工食银。
杨河淫威仍在,州衙给的银子倒是实数,不敢克扣。
府城那边也拨下半年的乡兵钱粮,马三步七,一千兵额,约工食银八千多两,米二千多石。
按早前计算,府城那边拨下的粮饷装备,半年约有银一万一千四百两,米三千石,竟被克扣了快三成。这还是总督府千叮咛万嘱咐,杨河也越发威名赫赫情况下。
还有三次大捷的斩首赏银,六千级按理说会有三万两的赏银,但从兵部支发,层层克扣下来,到杨河手中,竟然只有五千两。
杨河没说什么,但他暗暗记住了,敢贪他的钱,以后要这些人好看!
总督府还拨下三百马队的盔甲装备,倒还不错,皆是镶铁棉甲,鲜红长身罩甲型,铜钉又大又重,又有臂手,还有比较传统的兜鍪铁盔,全重约在三十多斤。
有了这批盔甲,连上的年底制成的铁甲,缴获的镶铁棉甲等,杨河麾下重甲约有二千五百副。他四千五百人的兵力,重甲普及率已经超过一半,年底对抗清军更有把握了。
……
七月十八日,新安庄训练场,楼山附近。
正是酷暑,但各样训练仍热火朝天,现新安庄训练基地更加浩大,从北山向北一直到锅山,东去又到三山、四山、五山等地,规模达到五六平方公里左右。
楼山就在这训练基地之内,不大的山包,附近有着河流,山下一些大小铁炉,正是杨河为坩埚炼钢选定的场地。
筹备到现在,杨河的坩埚炼钢已经进入实质,以粘土烧制耐火砖,砌成炼铁炉。
以黑铅,也就是石墨烧制成坩埚,并让包添甫等人多次实验,他们先小后大,已成功冶炼几次五斤份量的坩埚钢铁。今天要挑战的,则是五十斤份量的坩埚钢。
烈日下,前方一座炼铁炉威严耸立,约有两米多高,直径也快有两米,整个外形胖胖嘟嘟,顶上还有一个沉重厚实的炉盖,就若锅盖似的将炉子盖得严严实实。
坩埚炼钢本质就若一个高压锅,高温熔炼铁水,密闭高炉内部必须承受极高温度,所以此炉耐火砖皆以高铝粘土烧制而成。
还砌得极厚,炉壁厚达半米多,外面抺以厚厚的盐泥,周遭用粗藤包裹,硬木支撑。炉盖同样如此,以厚实的耐火砖制成,外面包裹着生铁与硬木。
然后附近一些小铁炉,高一米多,却是新安庄工匠实验五斤份量的坩埚钢炉。
此时杨河站在大铁炉不远处,身旁有着镇守新安庄,兵务堂总管韩大侠,军需所主管张出逊,原冶炼坊工匠包添甫等人。
这些工匠个个全副武装,都穿着石棉服,衣裳、鞋子、手套、帽子、口罩具备,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与绝热性,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火浣布之称,马可波罗也说石棉被鞑靼人用来制作防火服。
杨河手下工人都是宝贵的,有这条件,该有的装备自然要具备。
他看了看,这次实验冶炼坩埚钢五十斤,希望能成功,他说道:“开始吧。”
包添甫高声应是,他手下工人有十个,一声令下,纷纷行动。
炼铁炉不远有棚屋,里面摆着一个个石墨坩埚,大小都有,又有大量的焦炭堆积,还有生铁熟铁、石灰萤石等原料。
就有工人抬来坩埚,形状若“U”形,整个颜色黑漆漆的,这是杨河拟定配方,最后烧制成的石墨坩埚,大致石墨占五五,耐火粘土占四十,一些骨料占五。
这些坩埚不便宜,此时石墨价格,也就是黑铅每百斤要银三两三钱三分,而且不耐用,使用几次就有炸裂的危险。
包添甫等人已经实验过,每个坩埚只能使用三次,别看棚屋内坩埚多,但都是消耗品,每个使用一两天就要废弃。
包添甫吩咐往坩埚里面装熟铁,份量约在五十斤,混合一定比例的石灰石、萤石、河沙等,这是为了造渣,去除铁水中的磷与硫等杂质。
坩埚炼钢有多种方法,可用熟铁,也可用生铁加废钢,或用生铁加熟铁。
但此时大明不存在废钢说法,每块钢都被仔细反复使用。生铁与熟铁比例也需要仔细实验,生熟混合,很难说出来什么钢,甚至有时低碳钢也说不定。
暂时就用熟铁,高温下吸收石墨坩埚里的碳元素,一般可顺利得到高碳钢,几次实验也证明这一点。
众工人忙碌着,这边取坩埚装铁,那边有工人以铁钩拉起炉盖,往里面装填焦炭。
铁炉旁有着半环形的土台,与炉顶齐平,可站在上面忙活,他们装填的也是上好焦炭,每斤达到五文钱。
要知道寻常焦炭每斤不过二三文,此时宫中使用的,最好的白炭也只一分银一斤,平常的黑炭更只三四文钱一斤。
很快他们装填了足够的焦炭,约六十斤左右,这些上好焦炭的热量,燃料六十斤足够了。
杨河早为各流程定了手册,众工人进行实验多次,也早熟悉了,他们有条不紊动作,很快准备完毕。
看一切妥当,包添甫下令点火,将引火条从出渣孔探进去。
这坩埚炉最下为空,有吹风孔、出渣孔两个孔洞,上有炉桥,一样以耐火砖砌成,网状结构,与烧饭的灶台差不多。焦炭堆在炉桥上面,最下为干燥木材,引火之用。
总体简单,与此时炼铁炉区别不大,没有热鼓风,也没有蓄热室。石墨坩埚的特性,很容易使坩埚内部温度超过一千六百度,并不需要蓄热室进行加温。
很快木材点燃,几个工匠使劲推拉人力风箱,往里面鼓风,逐渐将焦炭烧着了。
烟雾不多,杨河使用的焦炭基本算无烟煤,烟雾少,热量高。
众人等待着,石墨坩埚并不急着放进去,约等两刻钟左右,看里面焦炭全烧着了,就有两个工匠用专门的坩埚钳钳着,将石墨坩埚放了进去,并关上炉盖,用铁栓锁好。
包添甫让人力风箱更用劲鼓风,他登上土台观察情况。炉盖上有观察孔,可看里面铁水情况,同时可用长长的铁钎探进去,搅拌坩埚里的铁水。
包添甫观察坩埚内的铁水情况,并依手册,不停报着内中温度与火焰颜色。
“火焰橘红,温度一千度。”包添甫大声道,“继续鼓风。”
杨河走近了一些看,烈日下,铁炉附近温度出奇的高,他身旁各人跟着,一样期盼看着那边。
不久包添甫又报:“火焰青色,温度一千二百度。”
杨河看他神情专注,穿着石棉服,戴着口罩,汗水不时沁出来,不由微微点头。
此时没有温度计,但观测“火候”之法倒也有,比如最早就在商周盛行的“目测法”,有个成语叫“炉火纯青”,就是古人观察火候的标准之一。
何等火焰何等温度,是工匠中的不传之密,很多人靠此吃饭,甚至很多釉窑老师傅看一次火,就要二十两到五十两银子。又有火照法,吐痰法等种种掌控温度变化的手法。
包添甫身为冶坊主,观察火候的本事也是有的,但形不成逻辑与体系,也没有手册写的这么清楚明白。
第(2/3)页